时 间:2025-03-13
无人机巡航扫描、检测仪实时监测、大数据平台精准锁定……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达坂城区分局(以下简称达坂城区分局)通过持续优化执法模式,积极推动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转型,运用智慧化、数字化手段,为精准执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一、科技武装执法队伍,破解取证难题
2024年以来,达坂城区分局全面升级执法装备库,配备了PID(手持式光离子化检测仪)、无人机、手持式粉尘仪等智能设备。这些“科技利器”在执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例如,借助PID设备,执法人员发现某汽修厂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数值异常偏高,成功查处了该汽修厂喷漆房未开启污染防治设施的违法行为;通过无人机巡查,发现某矿产开采企业存在物料未覆盖、装卸时未降尘等问题;手持式粉尘仪则帮助执法人员发现某企业厂房内PM10浓度超标,未落实精细化管控要求的违规情况。科技装备的综合运用,实现了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及时跟踪和智能管控,有效解决了执法过程中取证难、监管难等问题。
二、数字化构建监管闭环,提升执法效能
智能执法装备的使用,显著提高了取证的精准性和效率。执法人员利用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、自治区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系统、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等数字化智慧监管平台,形成了“线索排查—问题核实—调查处理—整改反馈—规范提升”的全闭环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。这不仅通过远程智能监管排查实时数据,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,及时发现企业填报数据遗漏、计算错误等生态环境违法问题,还推动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,实现了生态环境执法“无事不扰”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三、推进差异化监督执法,优化营商环境
达坂城区行政管辖区域面积大,企业分布分散,过去环境执法面临线索获取渠道有限、路途遥远耗时过多导致线索灭失等诸多困难。自2024年起,达坂城区分局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为基础,依托各类生态环境监管平台,实现了新装备运用、非现场执法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的“零突破”。
2025年,达坂城区分局将进一步夯实非现场监管基础能力,全面推进差异化执法监管。对主观故意违法行为从严惩处,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,积极推行服务型执法。实施正面清单动态管理,将管理水平高、环境影响小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,通过视频监控、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检查、电话或网络指导帮扶等非现场方式开展监管,尽可能减少行政执法行为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。
同时,达坂城区分局将勤用“加法”,以违法问题线索为依据,明确执法重点和方向,借助智能装备提供靶向治污的技术支撑,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。通过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,实现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”,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,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生态环境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结语
达坂城区分局通过科技赋能智慧执法,不仅提升了执法效率和精准度,还优化了营商环境,实现了生态环境监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。未来,随着更多科技手段的引入和执法模式的创新,生态环境监管将更加高效、透明,为企业和公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。
责任编辑:广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