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 间:2022-04-06
2022年4月2日,北京市组织召开公共服务设施暨广告牌匾规范治理工作推进会,总结2021年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治理、广告牌匾标语宣传品规范治理工作情况,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。
一、集中开展公共服务设施治理
2021年,北京市各区、各部门、各单位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功能定位,以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、新版总规、控制性详规和街道更新治理要求为主线,围绕重大活动保障积极推进规范治理,集中开展“四个一批”(拆除一批隐患违规设施、撤除一批占用步道设施、维修一批残破损坏设施、整饰一批脏乱破损设施)治理,全市网格系统公共服务设施问题结案率由2020年57.7%提高至74.8%,同比提高17.1%,为营造整洁、有序、安全的市容景观环境提供坚实保障。
►(一)结合重大活动保障开展公服设施治理。
北京市共拆除隐患违规公服设施1086处、撤除占用步道公服设施218处、维修残破损坏公服设施3515处、整饰脏乱破损公服设施3519处;其中大体量设施治理成效尤为显著:撤除废弃信息亭69座,撤除挪移把口占道报刊亭50座、撤除地铁便利车29座,完成全市1.1万余根老旧公交站杆站牌更换,完成崇雍大街、五四大街候车亭改造提升,改善乘客乘车环境。深化城区更新改造,统筹组织完成平安大街、五四大街、五塔寺路等16公里道路“多杆合一”、155台电力箱体“三化”治理,整合1601根杆体至831根,减量48%,有效净化、美化步道空间环境。
东城、西城、朝阳、海淀、丰台区围绕“1+30”处红色革命旧址周边开展集中治理,北大红楼、来今雨轩、马骏烈士墓、李大钊烈士陵园、二七纪念馆等区域环境品质显著提升。
朝阳区、海淀区、石景山、延庆区、昌平区围绕奥林匹克中心区、首体、五棵松、首钢场馆等冬奥场馆周边及沿线,全面推进架空线入地,开展公服设施规范治理,完成188公里架空线入地及规范梳理,拔除线杆4300余根,阜石路、中关村南北大街、五塔寺路、京藏高速、京银路环境面貌焕然一新。
►(二)统筹联动,全面落实动态精细化管理。
各区、各权属单位坚持预防与处置并重,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处置要求,积极完善联动对接机制,29家市属及央属权属单位普查各类设施381.7万件,实现确权确责,确保案件精准派发。
聚焦12345市民服务热线群众诉求,突出群众身边公服设施问题治理,市城市管理系统共办理市民诉求50.32万件,同比下降16.69%。北京联通公司在全市2000组公用电话开通免费拨打12345热线功能,方便市民反映问题。
►(三)科技赋能,积极推进设施信息化管理。
各区推进城市二维码多场景应用,提升管理效能,全市1751条道路共计16.28万件公服设施安装二维码铭牌,“上户口、亮身份”,实现扫码即诉、扫码即知,切实提高问题处置效率。结合城市部件数据库,运用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预研预判,定期评估分析,突出问题前置管理,提升公服设施维护的科学、高效性。
东城区、西城区积极推进设施“二维码”与网格化管理系统试点对接,对1.7万余件设施二维码与网格部件进行核实比对,完成网格系统和设施二维码系统工作标准、流程和技术对接和联调联试,提升问题处置效率。
朝阳区探索实行“一码共治”机制,对相关设施、设备、管理区域,统一分发唯一二维码电子身份标识,居民、商户、工作人员等对城市管理中各类问题均可扫码上报,街乡属地、产权单位、管理部门及时跟进处理,实现接诉即办、未诉先办。
►(四)紧盯问题,提升专项治理工作效果。
开展设备箱专项治理,按照“消除隐患、规范标准、整洁美观、环境协调、精细节约”原则,各区、各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督促、协调推进,各产权单位认真落责、分区分级处置,完成设备箱治理5200余处,箱体脏污破损、闲置废弃、仓门敞开三大类突出问题网格案件下降20%。加强定期巡检,及时更新更换、维护保养,并在箱体上设置企业标识,安装二维码,全面提升设备箱管理水平。
开展围挡规范治理,按照全市2021年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专项行动施工围挡治理工作会议要求,全年完成2500余处围挡规范治理任务。围绕建党百年、冬奥筹办,组织对“1+30”红色革命旧址、165处涉奥场所周边围挡开展规范治理,确保围挡干净、整洁、美观。
二、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规范治理
►(一)出台地方性法规,奠定行业管理法治基础。
2021年9月1日《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、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》正式施行,进一步固化并完善了“户外广告设施依规划设置,牌匾标识依规范设置,标语宣传品依许可设置”的基本管理制度,强化了设置主体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责任。
►(二)应用综合信息系统,提高为民服务效率。
为实现“底数清、情况明、数据准”的精细化管理要求,2021年9月“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、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”上线运行,方便企业、商户掌握规范、查询规划、咨询政策,实现了户外广告设施、牌匾标识、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领域的“一网统管”。目前,系统中已上传公开固定式牌匾标识方案372件,连锁经营企业标识方案82件,公益宣传栏点位数量1.9万余个。
► (三) 持续抓好安全管理,违规治理取得明显成效。
不断强化户外广告安全管理,积极推进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编制,全年启动极端天气应急响应61次,排查安全隐患数量227处,全部得到有效治理。
其中西城区实现全行业、全链条安全管理,户外广告设施安全鉴定基础扎实,落实落地,在全市起到引领作用。全市完成违规大型户外广告设施治理1725块,各区自查治理违规广告牌匾标识3864块,违规治理取得明显成效。
通州区、延庆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、部门协调联动机制,走在全市前列。
►(四)完成重大活动景观布置保障,展现“双奥之城”壮美画卷。
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景观布置工作。按照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的办奥理念和简约、安全、精彩的办赛要求,以“一核、四区、两轴、三线、多周边”为重点,打造了精彩非凡的城市景观,向世界呈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“双奥之城”壮美画卷。
三、扎实推进2022年公共服务设施、广告牌匾规范管理工作
►(一)开展公共服务设施治理,加强城市部件动态精细化管理。
6月底前完成五项设施治理。重点对阻车桩、棚亭柜、标识牌、宣传栏、设备箱5类设施开展集中治理,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阻路、外观不洁、设置不规范、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问题。
一是阻车桩,撤除人行步道中央阻碍行人通行、人行步道出入口间距小于1.3米、距离盲道边缘小于0.25米、宽度小于2米人行步道以及学校、医院出入口占压人行横道线阻车桩;二是棚亭柜,撤除占用盲道、消防通道以及宽度小于3米人行步道的棚亭柜,拆除闲置废弃棚亭柜,纠正改变用途、挪移把口占路的棚亭柜;三是标识牌,纠正指示方向、拼写错误标识牌,维修更换变形、歪斜、锈蚀、褪色、字迹脱落标识牌,清除附着企业名称、商标或商业信息的标识牌,拆除违规设置非公路指示标识牌;四是宣传栏,撤除严重锈蚀残损、基础腐蚀松动、歪斜倾倒及占用盲道、消防通道、阻碍行人通行的宣传栏,调整优化设置数量过多、过密,布局不合理的宣传栏;五是设备箱,撤除废弃、闲置、丧失功能箱体,维修更换残破、损坏的设备箱体,整饰脏污、锈蚀、乱涂乱画、褪色、漆面脱落箱体,确保设备箱安全运行、箱体外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,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。
►(二)切实抓好市民反映强烈的护栏、围挡两个专项治理工作。
以12345市民热线及网格平台集中反映的公服设施问题为导向,4月至6月集中开展护栏专项治理,撤除占压盲道、斑马线护栏,撤除机动车分道线护栏,撤除小区、学校、医院出入口机非隔离护栏,撤除人行步道长距离护栏,撤除未设置交通标线或宽度小于6米道路护栏。按照“安全性、功能性、景观性”相统一要求,对全市施工围挡和非施工围挡开展规范治理,通过撤除违规围挡、规范脏乱围挡、巩固达标围挡,9月底前实现全市各类围挡安全、整洁、美观目标。
►(三)做好数字电话亭试点提升。
结合现有公用电话亭分布情况,围绕市民需求和提升道路公共空间环境景观需要,在天坛公园、友谊医院、北京南站、三里屯等10处不同场景点位,开展公用电话亭“数字化、景观化、复合化”试点建设,增加信息导览、手机充电、5G微基站等便民服务功能,并视运行情况推广应用。
►(四)加快推进《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专项规划》修订出台和街区户外广告规划编制工作。
根据街区风貌特色和功能定位,结合各地块用地性质和设置需求,加快街区户外广告规划编制,明确设置原则、控制系数、面积上限、设置密度、亮度控制及品质风貌等管控要求,划定户外广告设施禁止设置区域、限制设置区域和允许设置区域,推广朝阳区望京小街街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经验,在全市全面推进街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编制工作,9月底前各区应完成辖区50%街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编制。各区按照“一圈一策”原则,优先编制重点商圈和商业集中区等设置需求强烈的街区规划;市级部门加强现场指导,及时组织属地和专家上门服务,帮助企业解决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设置中遇到的难点问题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
►(五)加强违规户外广告设施治理。
加强统筹协调,形成“每月一台账、每月一派发、季度见成效”的挂销账治理机制,确保规范治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。各区落实自查治理机制,加大巡查检查力度,早发现早治理,每季度辖区巡查全覆盖。同时加大执法查处力度,明确治理时限,紧盯治理成效。
►(六)强化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日常安全监管。
督促指导各区开展安全检查工作,积极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,持续更新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和大型设施安全管理台账,将安全管理台账录入综合服务信息系统,逐步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组织开展应急演练,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。
责任编辑:广汉